“今年的螃蟹產量達到200多斤一畝,價格適中。最近,每天都要發出去近百箱。”進入螃蟹上市季節,江蘇泰興曲霞鎮朱圩村棋勝生態農業科技園,48歲的業主劉軍棋就和妻子吃住在基地。劉軍棋原本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,為了心中的夢想,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豐厚收入,選擇回鄉創業,并帶動周邊村民共同致富,“變”出了小康新花樣。
學技術,虧損“變”豐收 創業初期,劉軍棋在朱圩村承包了500畝土地進行稻麥兩熟種植,共投資300余萬元,先后購置了各類農機設備,并修建了大型糧食烘干倉儲中心。“由于缺乏田管經驗,再加上天時不好,第一年減產,損失三四十萬元。我這才發現,搞農業,光吃苦遠遠不夠,還需要掌握技術。”劉軍棋介紹,從第二年開始,他便不斷鉆研各類農業技術,經常出去參觀學習,還請農業專家上門“把脈問診”。經過近兩年的努力,劉軍棋的種養水平有了很大進步,他的生態農業科技園也慢慢步入正軌,形成了養殖螃蟹、家禽,種植蔬菜、綠色大米的復合種養殖模式,每年收益在90萬元左右。 惠鄉親,獨富“變”共富 “我家里,上有老下有小,不能出去打工,現在到蟹塘上喂喂食,有時候在科技園打打工,收入還可以。”今年62歲的周玉芳是曲霞鎮朱圩村建檔立卡低收入戶,丈夫癌癥過世花費大量醫藥費,欠了不少債,上有九十多歲的殘疾婆婆需要照顧,下有一個腦癱孫子需要撫養,兒子和兒媳都在外打工,家庭困難。“目前,村里有30多人到農業科技園打工,大多數都是建檔立卡低收入戶。”劉軍棋介紹。在鎮政府和鎮人社所的幫扶下,棋勝生態農業科技園成功申報為泰興市創業孵化基地,通過展示、示范、參觀學習和技術培訓等,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農業經濟。截至目前,已有11家企業孵化成功并遷出,100多人參加創業培訓,帶動200多人就業,其中多數為該村建檔立卡低收入戶。 “創業路上,不可能都是艷陽天。既要不怕吃苦,又要學習新知識,闖出新路子。我愿意做一名先行者,即使有失敗的,也值得去試。一定做出樣子來,帶動周邊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。”劉軍棋信心滿滿地說。
|